当前,银行业IT治理在国内、国外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领域,特别是在目前的信息化条件下,金融行业IT治理实现价值及风险控制实现仍是主题。
3G技术的深入应用,使手机的上网、交易和支付功能逐渐得以展现,从而加速了金融业和电信业的交叉融合,异业合作正成为3G时代业务发展的主流方式。
大集中的IT系统得到了银行业普遍认可,但它在改变传统银行的技术架构和业务模式、减轻分行网点管理负担的同时,也导致了银行IT系统规模的迅速扩张。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09)》透露,根据工程实施计划,央行第二代支付系统将于2011年建成运行。
运用电子化、信息化手段,在大幅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积极降低自身运营成本,有效推动节能降耗,这是该行打造“低碳银行”的设想。
金融信息化已成为我国金融运营最基本的生存支撑环境,没有金融信息化就没有现代金融服务。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高度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影响银行业务连续性的信息技术风险已成为银行操作风险的重要方面,引起银行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商业银行应设立首席信息官(CIO)岗位,不仅有媒体的呼吁,更也有银监会等监管机构的要求。2009年6月1日,银监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全文发布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指引第八条要求,商业银行应设立首席信息官,直接向行长汇报,并参与决策。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也正在顺应形势变化,谋划经营模式转型,试图改变过度依赖资本占用高的批发性信贷业务的状况。日前,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周昆平博士接受记者专访,就此发表看法。他认为: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转型还只是表象的;下一阶段,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真正实现转型必须进行体制机制方面的配套改革。
世博银行卡刷卡无障碍建设目标近日胜利完成,世博园区内建成能基本满足世博参观者需求,安全、便捷、高效的银行卡支付环境。
银监会召开银行业软件正版化经验交流会,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软件正版化制度建设,保障软件正版化资金投入,加强技术管理能力,运用软件资产管理等先进理念提高正版化工作水平。
“世界是平的”--在Internet把将地球变平、变成一个“小村落”之际,网络黑客的破坏能力也在大幅度上升。今年以来,世界多国的银行遭遇黑客攻击,并蒙受巨额经济损失。这些黑客文质彬彬,行踪诡秘,他们不用带枪械和刀等凶器,甚至没有进入银行,却利用高科技手段在瞬间窃取大量钱财。有人把他们称为“不采取任何暴力行为的强盗”。
据悉,被称为“超级网银”的央行网银互联应用系统或将于今年8月份上线运行,届时该网银系统将接入包括国内十多家银行在内的网银系统,首批十多家试点的主要商业银行正紧张进行接入系统开发,以实现央行的“大网银计划”,解决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网银的无序竞争状态。
近日,中国银监会与国家质检总局共同推动的银码信息共享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银码信息共享平台系统(以下简称“银码共享系统”)已经于2010年4月9日在北京、河北、山东(含青岛)等3个地区向工商银行、光大银行2家试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放信息查询服务。
银行不仅关乎每个人的收入和生活,关系到各种企业的经营生产,而且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所以,只有理解银行信息特点,学习金融行业存储需求,才能掌握最关键业务和应用的建设、运行与维护的特点,真正了解存储可靠性的最高境界。
对于小企业金融服务来说,基于IT对接的核心商业思想要点是,可了解资金流和企业真实的销售状况,进一步做好风险控制。卢小群介绍:贷款对象从核心企业,变成全国销售网络中的直营店或代理商,风险从核心企业分散到了成百上千的下游销售企业,银行的小企业客户数量翻番上涨,减少了地域限制;一部分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直接在系统中进行,大大提高了审批和管理效率;真实的经营和资金流状况,比财务报表和对账单,更能反应小企业信用风险。此外,基于销售所需的流动资金放贷,专款专用降低了贷后风险。
信息科技是银行最为核心的竞争力。宁波银行本着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主动学习以华侨银行为主的国外先进经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逐步在IT管理、应用架构、系统开发、生产运行、风险与安全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科技优势。
就在世界经济历经工业化、信息化,正在走向低碳化之际,一个炙手可热的字眼正跃入人们的视野——“碳金融”。与碳排放交易有关的一切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都被含摄在“碳金融”的概念中。
就在世界经济历经工业化、信息化,正在走向低碳化之际,一个炙手可热的字眼正跃入人们的视野——“碳金融”。与碳排放交易有关的一切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都被含摄在“碳金融”的概念中。